品牌是创始人人格特质的外扩

  • 分类:设计理论
  • 作者:沈飞
  • 来源:原创
  • 发布时间:2018-01-12 15:46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“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世界,所呈现的有如一片有限的风景,设计师就如转换了自己的视角,站到了他人的位置,看到了那个风景,又回到自己角度,用自己的所见风景与他人的风景做一个混合。”

品牌是创始人人格特质的外扩

【概要描述】“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世界,所呈现的有如一片有限的风景,设计师就如转换了自己的视角,站到了他人的位置,看到了那个风景,又回到自己角度,用自己的所见风景与他人的风景做一个混合。”

  • 分类:设计理论
  • 作者:沈飞
  • 来源:原创
  • 发布时间:2018-01-12 15:46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回想自己为什么开始做设计,这么几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,我如何才能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,这是一个与人沟通的问题。

 

“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世界,所呈现的有如一片有限的风景,设计师就如转换了自己的视角,站到了他人的位置,看到了那个风景,又回到自己角度,用自己的所见风景与他人的风景做一个混合。”

 

而生而为人,与生俱来的东西是最强大的,它有如你血液里的特质,你基因谱上的DNA,时刻影响你的决策,你所看的“风景”。

 

而这个与生俱来的东西又往往最容易被遗忘,就像你是B型血,只有在看到验血单上明确的写着B,才心甘情愿相信自己是B。

 

一个长远的人类问题,“我来自哪里”“我是谁” “我走向哪里”。

 

亚洲的文化讲究一个一生万物,万物合一,作为个人如此,作为一个品牌也是如此。

 

它从何而来,当我自己想明白这个问题,于是一个客户来问我,他的新品牌该怎么开始做的时候,我会说,它应该从你自身出发,你是什么,你的品牌就是什么,以后的每一个决定,都将是你自己的决定,我作为一个设计师,我可以用我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去视觉化呈现你的远景,但它总归是你的东西。

 

设计师没有要为你品牌的成败负责的责任,能负责的也只有自己而已。严格的来讲这样的“拉活”技巧是极不专业的,延长了客户的“思考”时间。但是,我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常规的设计师嘛。

 

又一位客户在一两次的沟通后仍然无法确定自己的视觉方向,于是我说,你发些你喜欢的东西图片给我看一下,我发现她所喜欢有着“感性”与“理性”的两极分化,于是我说你是不是很害怕跳舞,最后这场对话最后演变成了一次心理疏导,然而,这个项目的沟通也这样完成了。

 

又有一次,一位新客户约我在他的新餐厅见面,聊起他自己的愿景,一层是人声鼎沸,二层是清雅疏离,我也总会在每个人身上看到他们自己的特质所带来的东西,有时候我也会好奇每一个微信头像背后的人想展现怎样的个人信息。我问,你大概也有性格中的两面吧,正如这个餐厅所要诠释的,回答是肯定的。

 

我想这个时代的发展,信息爆炸,已经有太多的干扰因素,当一个决策被定下,它来自你的人格特质,还是你所拥有的知识,你所在群体决策?有时候我们无法判定。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,无论我们做什么,一切都是为了完善那个“我”,正如有句话所说,我们生而为人,无非是希望这一世能有些东西它超越我们出生时的特质。

 

“品牌”是你人格特质的外扩,它会以放大的姿态呈现给更多的人,你是谁,你的品牌就是谁。

 

这个设计师的道路,让我学到了很多,通过这个职业我也变得能与各行各业的人交流,而于我自己,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特质,进而得以更好的发展。

© Guangkuo Shanghai Business Consulting Co.,Ltd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  

沪ICP备18031600号-2